钱令希院士简介

钱令希院士简介

首页 >> 钱令希院士简介

钱令希院士简介

钱令希院士1916年7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32年8月至1936年7月就读于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1936年8月至1938年7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留学,获得“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先后就职于叙昆铁路、川滇铁路、云南大学、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1943年11月应邀到内迁遵义的浙江大学土木系任教授,1950年担任浙江大学土木系主任。1952年1月,钱令希院士接受大连工学院院长屈伯川博士“三顾茅庐”之邀,来到我校任教,历任科学研究部主任、数理力学系主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大连工学院副院长、院长、大连理工大学顾问。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理事、国际计算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历任大连市政协第二、三、四、五、六届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四、五、六、七届代表。

钱令希院士毕生热爱科学技术,潜心研究,开拓创新,在学术和工程技术两方面都卓有建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国内外力学界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建国初期他出版的著作《静定结构学》与《超静定结构学》培养了我国一代土木工程师,至今仍在被人们称道。1950年在《中国科学》发表“余能原理”的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4年和1958年,他先后以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工程顾问的身份,参加了这两座“天堑变通途”的桥梁规划、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1959年,他在我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规划会议上提出了建新型大头坝型——梯形高坝的建议。后来,我国兴建的乌溪江水力发电站,就采用了这个坝型。60年代他和助手一起在《力学学报》和《中国科学》上发表的关于壳体承载能力的论文,固体力学中极限分析的一般变分原理等,为塑性力学中变分原理的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在力学界引起很大反响。60年代初,在苏联撤出援华专家的艰难时期,他毅然承担了潜艇结构锥、柱结合壳在静水压力下的稳定分析任务,并在“文革”的逆境中,与助手一起协力攻关,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建造第一艘核潜艇做出重要贡献。这项成果被纳入国家设计规范,后来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文革”中,他还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原油输出港——大连油港主体工程的设计任务,主持了海上百米大跨抛物线空腹桁架全焊接栈桥的设计和建造,后来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70年代优秀设计奖。70年代他致力于在我国创建“计算力学”学科,倡导研究最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此,他冒着风险带领一批中青年教师到上海开辟新天地。他们研制的一种大型组合结构分析程序被广泛应用到土建、桥梁、造船、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令工程界、高教界瞩目。80年代初,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钱学森推荐他为第二届理事长时说,“钱令希教授紧跟时代步伐,我表示十分钦佩!”。钱令希院士创办了《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杂志,并成为国际计算力学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他在1983年出版的专著《工程结构优化设计》于同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著作一等奖。1995年他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获得了陈嘉庚技术科学奖。2005年,大连市政府为他颁发了大连市首届科学技术奖的最高奖——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

从1941年担任云南大学教授起,钱令希院士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六十八年。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他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他一贯倡导在教学中树立“启发式认真教”和“创造性自觉学”的学风,深得学生欢迎。他也竭力主张深入工程实际,并身体力行,以充实提高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他主张,学校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摆脱新、旧框框的束缚,大胆进行改革,既搞好教学,又搞好科学研究。他担任院长期间,提出加强“学术细胞”,大力推动学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他自己精心编写教材,授课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2002年,已经86岁高龄的钱令希院士,还非常关心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亲自挑选了《工程力学》和《理论力学》两门课程进行全程听课、跟踪,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他亲任名誉理事长的“钱令希力学奖励基金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在他的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已奖励了600多位优秀的青年力学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力学学科的持续发展。他“爱才如命”,有口皆碑。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育家,他认为,教师在学业上永远保持优势的情况,在天底下是没有的。因而,他经常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并鼓励学生超过自己。正是基于这种教育理念,他先后培养出了胡海昌、潘家铮、钟万勰、程耿东等国内外著名的力学与水利工程大师。如今,经过钱令希院士培养的学生成千上万,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各条战线,桃李满天下。这些毕业生大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关岗位的领导人和业务骨干。为了表彰钱令希院士对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他多次被授予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功勋教师”等光荣称号,并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